📜 易理隨談 #1|《易經》八卦起源與基本概念

易理隨談 #1|《易經》八卦起源與基本概念

「易理隨談」系列旨在分享《易經》的基礎智慧,從淺入深,帶大家一步一步了解八卦與古人智慧的奧妙。

為何從八卦開始?
八卦是《易經》一切推演的根本,理解卦象,才能進一步掌握數理與哲理。

🌌 《易經》的起源

《易經》是中國最古老的經典之一,被尊稱為「三玄之一」(易經、老子、莊子),同時亦是「群經之首」(易、詩、書、禮、春秋)。

最初,《易經》並沒有文字,而是從宇宙觀念推演而來:

  • 無極生太極
  • 太極生兩儀(陰陽)
  • 兩儀生四象(太陽、少陰、少陽、太陰)
  • 四象生八卦

🌀 八卦的形成

相傳伏羲氏觀察天地萬物而畫出八卦,以「一」代表陽爻,以「--」代表陰爻:

  • 「一」 → 陽
  • 「--」 → 陰

陽再分為太陽、少陰;陰再分為少陽、太陰;最終形成八個基本卦:乾、兌、離、震、巽、坎、艮、坤。


📌 結語

八卦不僅是占卜的符號,更是古人認識天地萬物變化的智慧總結。 ✨ 下回我們會分享八卦的口訣與數理基礎,敬請期待!


想更深入認識《易經》的智慧?

✨ 覺得這篇文章對朋友有幫助?
分享智慧,助人亦自助。
返回網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