📜 易理隨談 #7|文王後天八卦圖(配洛書)
分享


上回我們講到伏羲先天八卦圖(重「體」與本然秩序)。今集轉到文王後天八卦圖 🔮,配合洛書九宮來看「用」與運行:水火定位、陽升陰降、四時流行,正是用以觀天時、地利、人事變化的實務依據。
🗺️ 後天八卦 × 洛書九數:方位‧季節‧象意
- ☲ 離九 在南 → 為火、為夏,陽氣最盛(火勢上升)
- ☵ 坎一 在北 → 為水、為冬,陰氣最重(水流下行)
- ☳ 震三 在東 → 為雷、為春,萬物驚動而生
- ☱ 兌七 在西 → 為澤、為秋,斂藏收成
- ☴ 巽四 東南 → 為風,春夏之交,助長萬物
- ☷ 坤二 西南 → 為地,夏秋之交,承載成熟
- ☰ 乾六 西北 → 為天,秋冬之交,肅清成規
- ☶ 艮八 東北 → 為山,冬春之交,止而後發
一句講清:火熱向上、水冷向下;陽升陰降,四正定位、四隅調和,構成一年四時與人事節律。
☯ 先天 vs 後天:體用互補
- 先天八卦:宇宙原始藍圖(體)—— 陰陽對待、靜中平衡。
- 後天八卦:人世運行法則(用)—— 四時流行、動中求合度。
- 學易之道:先定本性與方向(體),再調節時勢與節奏(用)。
下回預告:我們會進一步說明《易經》與《易傳》的分別,並示範如何落實到占卜與堪輿應用,密切留意!✨
✨ 想持續吸收易理智慧?記得追蹤並收藏本篇。
想用「後天八卦 × 洛書」幫你定方位、擇日與決策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