📜 易理隨談 #10|三易之源:連山・歸藏・周易
分享

上集我哋講到「六氣 × 五行 × 氣機」如何貫通天地人三才。今集就回望《易經》的歷史起源:三易之源 —— 夏曰《連山》、商曰《歸藏》、周曰《周易》。理解三易之異同,就能更明白《周易》為何被稱為「大成之書」。
🏔️ 一、連山:艮為首(夏)
「連山」之名,象山連綿不絕,以艮卦(☶)為首,艮為山、為止、為少男。 重安止、重耕作,象徵以地養人、以穩為德。反映當時社會以農業為中心,講求安定、節律與天時並行。
🌾 二、歸藏:坤為首(商)
「歸藏」意為「萬物歸地以藏」,以坤卦(☷)為首。坤為地、為母、為順, 象徵包容承載、潤物無聲。這時期社會強調物質儲備與資源積聚, 人事上講求柔順配合,是陰性文化成熟的時代象徵。
☰ 三、周易:乾為首(周)
至周朝,成為我們今日熟知的《周易》。以乾卦(☰)為首,乾為天、為父、為健, 象徵剛健中正、健行不息。 相傳周文王被囚羑里,觀天察地,推演「八八六十四卦」, 親作卦辭;其子周公旦續作三百八十四爻之辭,父子合成《周易》大成卦。 自此,《易》由「占筮之書」昇華為「哲理之經」。
三易概要:
🌄 連山(艮首)→ 主安止與地勢;
🌾 歸藏(坤首)→ 主包容與積藏;
☰ 周易(乾首)→ 主剛健與變通;
三者並觀,即天地之道,陰陽之理。
🌄 連山(艮首)→ 主安止與地勢;
🌾 歸藏(坤首)→ 主包容與積藏;
☰ 周易(乾首)→ 主剛健與變通;
三者並觀,即天地之道,陰陽之理。
📘 為何「周易」成為主流?
- 《周易》兼容前二易思想,以「變」貫穿「止」「藏」,成為完整體系。
- 結合卦象、卦辭、爻辭與十翼(傳),具備義理、象數與哲思三重層次。
- 不止用於占卜,更能演繹宇宙與人事的循環法則。
小結:三易為《易經》之根,《周易》為三易之成。由「觀象」至「明理」,正是中國古人將自然、哲學與人生融通的過程。
*本文為易學歷史與義理入門,旨在幫助讀者理解《易經》思想脈絡,非宗教或神秘解讀。